
多动症全称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(ADHD),是儿童期常见的发育行为问题,多在 6-12 岁学龄期显现,核心是注意力不集中、多动、冲动三大症状,若不及时干预,可能影响孩子的学习、社交,甚至成年后的发展。作为关注全年龄段康复护理的专业机构,常州阳光康复医院针对儿童多动症的特点,打造医疗评估 + 行为干预 + 家庭指导的 医教结合干预方案,帮助孩子改善注意力、提升自控力,让家长不再为孩子的“多动”烦恼。

一、什么是多动症?
多动症的症状主要分为注意力缺陷型和多动冲动型,很多家长对多动症存在误解,导致错过最佳干预时机,需特别注意:
误区 1:“孩子长大就好了”——虽然部分孩子青春期后症状会减轻,但仍有 50%-60% 的孩子会将症状延续到成年,早期干预能大幅降低长期影响;
误区 2:“只有男孩会得多动症”——女孩发病率虽低于男孩(比例约 1:3),但女孩多以“注意力缺陷”为主(如安静走神、不主动参与活动),症状更隐蔽,更容易被忽视;
误区 3:“多动症是家长管得少”——多动症与遗传、神经发育、环境等多种因素相关,并非“家庭教育问题”,责骂、惩罚不仅没用,还会加重孩子的自卑、逆反情绪。

二、如何科学干预多动症?
多动症的干预不是靠吃药或靠管教就能解决,而是需要专业评估 + 个性化训练 + 家庭延伸的综合方案,尤其需要专业机构与家庭的协同配合。
1. 第一步:专业评估,排除假性多动
并非所有多动都是多动症,孩子睡眠不足、贫血、视力问题,或处于陌生环境、情绪紧张时,也可能出现类似表现。因此,干预前需先通过专业评估明确诊断,比如在常州阳光康复这类机构,会通过三方面评估区分“真性”与“假性”多动:
量表评估:用国际通用的《ADHD-RS 评估量表》《Conners 儿童行为量表》,让家长、老师分别填写,从家庭、学校两个场景记录孩子症状;
临床检查:儿科医生通过体格检查,排除甲状腺异常、贫血、视力 / 听力障碍等躯体疾病;康复治疗师通过 “拼图、串珠子” 等桌面游戏,观察孩子注意力持续时间和自控力;
神经发育评估:用脑电图、注意力测试软件(如 CPT 持续性操作测试),评估孩子神经发育水平,为后续干预提供科学依据。
2. 第二步:机构干预,个性化训练提升能力
在常州阳光康复,我们的医生会根据孩子的症状类型(注意力缺陷 / 多动冲动 / 混合型)和严重程度,制定一人一策的训练方案,核心包括三大模块:
行为干预:用 正向强化培养好习惯
基于应用行为分析(ABA)理念,通过设定小目标 - 及时奖励 - 温和纠正的方式,帮助孩子建立良好行为。比如:
对注意力差的孩子,先设定“专注写 10 分钟作业不玩橡皮”的小目标,达成后给贴纸奖励,逐步延长专注时间;
孩子出现多动、冲动时,不责骂,而是转移注意力(如 “再坚持 5 分钟,下课后一起玩积木”),避免强化不良行为。
认知训练:提升注意力与执行功能
通过游戏化训练,针对性改善孩子的注意力、记忆力和条理能力:
注意力训练:用 “舒尔特方格”(按顺序找数字)、“听觉复述”(听数字后重复),提升视觉、听觉注意力;
执行功能训练:用沙漏计时完成任务、按步骤整理书包,帮助孩子学会规划时间、减少丢三落四;
情绪管理:通过 “表情卡片” 认识情绪,用 “冷静角”(深呼吸、捏压力球)平复冲动,提升自控力。
感觉统合训练:改善 “多动” 的生理基础
部分多动症孩子存在 “感觉统合失调”(如前庭觉失调导致坐不住,本体觉失调导致动作笨拙),通过专业教具训练改善:
前庭觉训练:用秋千、平衡木锻炼平衡能力,减少多动;
本体觉训练:通过攀爬、跳跃增强身体控制,改善动作协调性;
触觉训练:触摸毛绒玩具、砂纸等,减少触觉敏感引发的烦躁。
3. 第三步:家庭配合,让干预效果延伸到日常生活
机构训练的效果,需要家庭配合才能巩固,家长可从三方面入手:
掌握科学沟通方式:不用 “你要认真”“别调皮” 等笼统要求,而是用具体指令(如 “先写数学 1-5 题,15 分钟完成”);孩子做好时及时表扬(如 “你今天专注写了 20 分钟作业,真棒”),增强自信心。
制定规律家庭规则:固定 “作业时间”“娱乐时间”“睡眠时间”,让孩子形成习惯(如 18:30-19:30 写作业,20:00-20:30 玩玩具,21:00 睡觉),减少因作息混乱导致的多动。
开展简单居家训练:吃饭时让孩子摆碗筷(锻炼专注力),散步时让孩子数路边的树(提升视觉注意力);用 “奖励贴纸表” 记录孩子表现,集齐贴纸兑换小奖励,强化好行为。

4. 重要提醒:长期随访,动态调整方案
多动症干预是一个长期过程,孩子离开机构后,需定期通过电话、视频随访(如常州阳光康复医院会跟踪孩子居家表现),根据情况调整训练难度 —— 比如孩子注意力从 10 分钟延长到 30 分钟后,可适当增加作业量;若出现抵触学习的新问题,及时调整方案,确保干预效果稳定。
只要通过专业机构的精准评估与个性化训练,加上家庭的耐心配合,大多数孩子都能逐步改善注意力、提升自控力,在学习和生活中找到自己的“专注节奏”。如果发现孩子有相关症状,建议尽早带孩子到专业机构评估,早干预、早受益。
医院地址:常州市新北区龙城大道1398号
康复热线:0519-8879 9933
Copyright 2018 - 2025 常州阳光康复医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
备案/许可证编号:
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969号
(本站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,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)